三、名詞解釋
21、開放式基金
見2013年考題
22、不確定型決策 P123
決策者可能面臨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自然狀態,且發生的概率未知。在這種情況下,根據主觀判斷來確定各投資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可能出現的收益值,并進行比較決策,稱為不確定型決策。
23、公募債券 P307
公募債券是指按法定程序,經有權機構審核批準后在市場上公開發行的債券。
四、簡答題
24、簡述實業投資與金融投資的區別。
見2013年考題。
25、簡述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的區別。P42-44
系統性風險是指由于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的變動而造成的所有投資行為的風險。系統性風險對于所有投資行為都普遍存在,無法通過分散化加以回避和消除,也稱為不可分散化風險,如經濟周期風險、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是指由于行業以及企業本身等因素導致個別投資行為的風險,非系統性風險不是對所有投資都構成風險,可以通過分散投資進行化解,也稱作可分散化風險,如行業風險、經營風險、違約風險或道德風險。
26、簡要分析在證券組合中,各證券的相關性與組合風險之間的關系。 P53-54
一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不僅取決于組合中各構成要素個別的風險,也取決于它們之間的相關程度。當各投資對象收益率完全正相關時,投資分散化不能消除投資組合的風險,投資組合的風險等于各種投資對象收益率標準差的加權平均。當各投資對象收益率完全負相關時,投資分散化能夠降低甚至完全消除投資組合的風險。當各投資對象收益率非完全正相關時,投資組合中的風險小于各種投資對象收益率標準差的加權平均,投資分散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風險。
27、簡述如何繪制K線圖。 P473
繪制K線圖,通常將開盤價與收盤價間的價位用長方體表示,稱為實體。如果開盤價低于收盤價,該K線稱為陽線;如果開盤價高于收盤價,該K線就是陰線。最高價與實體連接的細線,稱為上影線;最低價與實體連接的細線,稱為下影線。如下圖所示。
五、計算題
28、某種一次性還本付息債券,單利計息,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6%。2000年1月1日平價發行,期限為5年。甲投資者在發行時購入該債券,并在2002年7月1日以1200元的價格賣給了乙投資者,乙投資者將該債券持至到期。分別計算兩投資者持有期間的年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見教材P322)
解:由于該債券為一次性還本付息,且按單利計息的債券,所以債券只在2005年1月1日到期時支付本金和利息。到期時支付的利息為:1000 6% 5=300。所以到期時償還的現金流為1000+300=1300元。
對于甲投資者,2000年1月1日購入該債券,由于債券平價發行,所以購入價格為1000元,在持有該債券2.5年之后,以1200元賣掉,所以持有期的年收益率為: 。即甲投資者持有期年收益率為8%。
對于乙投資者,2002年7月1日以1200元的價格購入該債券,持有2.5年后在債券到期時收到1300元本金和利息償還。所以其持有期的年收益率為: 。即乙投資者持有期年收益率為3.33%。
六、論述題
29、試述風險投資機構采取分階段投資的必要性。 P211-212
答:風險投資機構一般不是一次性投入風險企業完成其創業計劃所需的全部資金,而是分階段投入,從而可以較好地解決風險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和投資風險控制問題。分階段投入使風險投資機構擁有一個選擇權,可以在風險企業經營不善時放棄投資,減少損失。風險投資擁有放棄的權利,才能在高度不確定的風險環境中保護自己的利益。
此外,風險企業一旦獲得成功,分階段安排下的風險企業家所得遠超過一次性投資安排下的所得。由于成功的風險企業價值總是在不斷上升的,因而同樣資本所能換取的股份會遞減,從而風險投資機構的增量投資對風險企業家股份的稀釋作用會降低。所以,分階段投資對于風險企業家即是一種有效監督機制,也是一種激勵機制。
30、試述證券發行市場與流通市場的區別與聯系。 P253
答:從資本市場的組織與運作角度看,可以把資本市場分為一級市場(發行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是新發行的證券的交易市場,也稱為發行市場。二級市場是已發行的證券買賣轉手的市場,即“二手”證券市場。一級市場可以是無形市場,它由證券發行人(通常為公司或政府)、投資銀行和證券商以及公眾投資者組成。證券二級市場的組織方式有正式的證券交易所,證券掛牌上市,實行集中的拍賣;也有證券商的柜臺交易;還有場外的自由交易。
證券的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是相互聯系的:有一級市場的證券供給才有二級市場的流通轉讓,同樣有了二級市場的流通轉讓,才能有一級市場的證券發行;兩個市場在價格和資金上是相互聯系和制約的,二級市場的證券交易是有充分競爭的,其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證券二級市場的價格,即“市盈率”是一級市場證券價格制定的參考依據。